一種降低野生葡萄病蟲害的種植方法
(轉載《懷春計科研成果》第二卷第533頁)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12) 發明專利
(10)授權公告號 CN 106518523 A
(45)授權公告日 2017.03.22
(21)申請號 201610968212.8
(22)申請日 2016.10.28
(71)申請人 廣西都安密洛陀野生葡萄酒有限公司
地址 530700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八仙工業集中區
(72)發明人 周錫生
(73)專利代理機構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40
代理人 但玉梅
(51) Int.Cl.
C05G 3/04(2006.01)
C05G 3/00(2006.01)
A01G 17/02(2006.01)
A01G 13/02(2006.01)
權利要求書2頁 說明書7頁
(54) 發明名稱
一種降低野生葡萄病蟲害的種植方法
(57) 摘要
本發明屬于植物種植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降低野生葡萄病蟲害的種植方法。該種植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1)園地選取;(2)園地建設:搭設籬架并施用基肥;(3)扦插育苗:插條生根防病處理;(4)苗種栽培:按一定的行距和株距進行栽培;(5)施肥;(6)澆水(7)套袋:采用雙層果套進行套袋;(8)采摘。該種植方法結合插條處理、施用肥料的制作及其套袋等,多方位進行野生葡萄疾病的預防,可以有效降低野生葡萄患病的幾率,從而進一步增加野生葡萄的產量,增加種植效益。
權利要求書
1. 一種降低野生葡萄病蟲害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1)園地選取:選取南向、東南向或西南向且排水性好、土層深厚的緩坡地作為野生葡萄園地;
(2)園地建設:挖掘定值溝并搭設單籬架,定值溝的深度為70-90cm ,寬度為85-105cm;在定植溝回填土的同時施入基肥,且基肥施入量為3000-4000kg/每畝;
其中,所述基肥主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腐熟的羊糞70-90份、腐葉土30-50份、木屑30-45份、防病添加劑25-35份、煤渣15-25份、磷肥5-8份和硫酸鉀3-5份;
所述防病添加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樟樹葉15-25份、夾竹桃葉15-23份、羅漢松葉10-18份、冬青葉10-15份和龍柏葉8-15份;
(3)扦插育苗:選取完全老熟木質化1-2年生且芽眼飽滿的野生葡萄枝條剪成15-20cm長的插條,并在插條的切口均勻涂抹愈傷防腐膜,然后在25-30℃下,將插條置于生根劑中浸泡12-24h;
(4)苗種栽培:栽培插條的行距為2 .3-2 .8m,株距為1 .2-1 .6m;且雌能花插條和兩性花插條按數量比3:1交替栽培;
(5)施肥:分別在萌芽前和開花前的1-2周進行施肥,且所施的肥料主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腐熟的雞鴨糞40-60份、木屑20-35份、餅肥15-25份、黃腐酸10-19份、骨粉10-18份、雪松葉10-15份、大葉黃楊10-15份、硫酸亞鐵5-11份、硫酸銨5-11份、硝酸銨3-9份和鉬酸鈉3-9份;
(6)澆水:在施肥后的5-8天澆水至土壤剛好濕透;
(7)套袋:坐果后,套上中空的雙層果套;所述雙層果套內外層不粘連,其內層為防水紙袋,外層為塑膜袋,且防水紙袋內側設有夾層,夾層中鋪設有薄層棉花;
(8)采摘:待果實成熟采摘時,去除雙層果套即可。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降低野生葡萄病蟲害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基肥主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腐熟的羊糞80份、腐葉土41份、木屑39份、防病添加劑28份、煤渣21份、磷肥6份和硫酸鉀4份;所述防病添加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樟樹葉21份、夾竹桃葉19份、羅漢松葉15份、冬青葉13份和龍柏葉12份。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降低野生葡萄病蟲害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樟樹葉、夾竹桃葉、羅漢松葉、冬青葉、龍柏葉、雪松葉和大葉黃楊的處理過程為:首先,采集新鮮完整的葉片去柄;其次,用水清洗后,置于陰涼通風處晾干;再次,將葉片在體積濃度為75%的酒精中浸泡5min;最后,撈出用蒸餾水清洗晾干后,粉碎即可。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降低野生葡萄病蟲害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7)中,所述雙層果套在使用前先將防水紙袋在波爾多液中浸泡10min。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降低野生葡萄病蟲害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所述肥料主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腐熟的雞鴨糞51份、木屑32份、餅肥22份、黃腐酸16份、骨粉14份、雪松葉13份、大葉黃楊12份、硫酸亞鐵9份、硫酸銨9份、硝酸銨6份和鉬酸鈉5份。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降低野生葡萄病蟲害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熟的羊糞和腐熟的雞鴨糞濕度均為25-35%。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降低野生葡萄病蟲害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生根劑為萘乙酸鈉、ABT生物菌生根粉或復硝酚鈉中的一種,且其濃度為80-120ppm。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降低野生葡萄病蟲害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還包括在開花前1-2周及開花期向野生葡萄噴灑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
一種降低野生葡萄病蟲害的種植方法
說 明 書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植物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降低野生葡萄病蟲害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野生葡萄又名山葡萄,是葡萄科落葉藤本,為多年生藤本攀緣果樹。野葡萄藤可長達15米以上,樹皮暗褐色或紅褐色,藤匍匐或援于其它樹木上。野葡萄樹卷須頂端與葉對生,單葉互生、深綠色、寬卵形,秋季葉常變紅。抗病、抗寒、抗濕力強,是優良的抗寒砧木,在野生環境中具有很強生長能力。并且,野生葡萄的果實具有實原始而獨特的風味,其所含的氨基酸、礦物質及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是現行栽培的所有葡萄品種的所不能比擬的。
[0003] 雖然,隨著人們回歸自然,追求原始風味理念的不斷提高,對野生葡萄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致使其價格越來越高。但是,因為目前種植野生葡萄普遍存在穗粒小,染病多、產量低的問題,因此,種植野生葡萄的經濟價值依然比較小。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降低野生葡萄病蟲害的種植方法。該種植方法結合插條處理、施用肥料的制作及其套袋等,多方位進行野生葡萄病害的預防,可以有效降低野生葡萄患病的幾率,從而進一步增加野生葡萄的產量,增加種植效益。
[0005]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 一種降低野生葡萄病蟲害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0007] (1)園地選取:選取南向、東南向或西南向且排水性好、土層深厚的緩坡地作為野生葡萄園地;
[0008] (2)園地建設:挖掘定值溝并搭設單籬架,定值溝的深度為70-90cm ,寬度為85-105cm;在定植溝回填土的同時施入基肥,且3000-4000kg/每畝;
[0009] 其中,所述基肥主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腐熟的羊糞70-90份、腐葉土30-50份、木屑30-45份、防病添加劑25-35份、煤渣15-25份、磷肥5-8份和硫酸鉀3-5份;
[0010] 所述防病添加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樟樹葉15-25份、夾竹桃葉15-23份、羅漢松葉10-18份、冬青葉10-15份和龍柏葉8-15份;
[0011] (3)扦插育苗:選取完全老熟木質化1-2年生且芽眼飽滿的野生葡萄枝條剪成15-20cm長的插條,并在插條的切口均勻涂抹愈傷防腐膜,然后在25-30℃下,將插條置于生根劑中浸泡12-24h;
[0012] (4)苗種栽培:栽培插條的行距為2 .3-2 .8m,株距為1 .2-1 .6m;且雌能花插條和兩性花插條按數量比3:1交替栽培;
[0013] (5)施肥:分別在萌芽前和開花前的1-2周進行施肥,且所施的肥料主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腐熟的雞鴨糞40-60份、木屑20-35份、餅肥15-25份、黃腐酸10-19份、骨粉10-18份、雪松葉10-15份、大葉黃楊10-15份、硫酸亞鐵5-11份、硫酸銨5-11份、硝酸銨3-9份和鉬酸鈉3-9份;
[0014] (6)澆水:在施肥后的5-8天澆水至土壤剛好濕透;
[0015] (7)套袋:坐果后,套上中空的雙層果套;所述雙層果套內外層不粘連,其內層為防水紙袋,外層為塑膜袋,且防水紙袋內側設有夾層,夾層中鋪設有薄層棉花;
[0016] (8)采摘:待果實成熟采摘時,去除雙層果套即可。
[0017] 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所述基肥主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腐熟的羊糞80份、腐葉土41份、木屑39份、防病添加劑28份、煤渣21份、磷肥6份和硫酸鉀4份;所述防病添加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樟樹葉21份、夾竹桃葉19份、羅漢松葉15份、冬青葉13份和龍柏葉12份。
[0018] 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所述樟樹葉、夾竹桃葉、羅漢松葉、冬青葉、龍柏葉、雪松葉和大葉黃楊的處理過程為:首先,采集新鮮完整的葉片去柄;其次,用水清洗后,置于陰涼通風處晾干;再次,將葉片在體積濃度為75%的酒精中浸泡5min;最后,撈出用蒸餾水清洗晾干后,粉碎即可。
[0019] 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步驟(7)中,所述雙層果套在使用前先將防水紙袋在波爾多液中浸泡10min。
[0020] 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步驟(5)中,所述肥料主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腐熟的雞鴨糞51份、木屑32份、餅肥22份、黃腐酸16份、骨粉14份、雪松葉13份、大葉黃楊12份、硫酸亞鐵9份、硫酸銨9份、硝酸銨6份和鉬酸鈉5份。
[0021] 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所述腐熟的羊糞和腐熟的雞鴨糞濕度均為25-35%。
[0022] 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所述生根劑為萘乙酸鈉、ABT生物菌生根粉或復硝酚鈉中的一種,且其濃度為80-120ppm。
[0023] 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步驟(5)中,還包括在開花前1-2周及開花期向野生葡萄噴灑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
[0024]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5] (1)本發明所施加的基肥和肥料均以天然物質為主,各個原料相互配合作用,具有綠色環保、抗病力強、無毒副作用且性能穩定的優點。其中,基肥以腐熟的羊糞為主,然后在腐熟的羊糞中添加含有腐殖酸的腐葉土、木屑、煤渣、少量的磷肥、鉀肥和防病添加劑;基肥中的有機肥腐熟羊糞肥力高、營養充足;添加的含腐殖酸的腐葉土、木屑和煤渣可以與基肥中的其余原料形成團粒結構,增加土壤的排水透氣性,并且施入土壤后一段時間,可被土壤中的好氣性細菌分解為腐殖質,從而增加土壤肥力持續時間;此外,添加的肥料添加劑以樟樹葉、夾竹桃葉和百里香葉為主,輔以懸鈴木葉和羅漢松葉,并以冬青葉和龍柏葉為使,可協同作用可釋放出強烈的具有抑菌殺菌作用的揮發性有機物,可進一步增強種植肥料對土壤中有害細菌的抑制和殺害效果,從而可以有效降低野生葡萄土傳病害的發生率,進一步增強野生葡萄的品質和產量。因此,基肥中的各個原料相互作用配合,使基肥具有高效防病、營養全面且無毒副作用的特點,從而可以防止野生葡萄感染土傳病害,保證野生葡萄的品質和產量。
[0026] 而肥料中,以有機肥腐熟的雞鴨糞、木屑、餅肥和骨粉為主,添加了生長調節劑黃腐酸、鐵、氮和鉬三種元素添加劑,各個原料相互配合作用,肥力全面充足且可以增強野生葡萄對營養元素的吸收。其中,添加的黃腐酸可以消除土壤中的有害殘留物質并協調野生葡萄果樹對營養的吸收利用,進而促進野生葡萄果樹的成長;而添加的餅肥和硫酸銨則可促進野生葡萄果樹對鐵元素的吸收;另外,添加的雪松葉和大葉黃楊中釋放的揮發性有機物具有抑菌殺菌的效果。因此,本發明中的基肥與肥料相互配合使用,不僅保證了野生葡萄生長過程中所需的營養,還具有高效的防病作用,可大大降低野生葡萄患病的概率。
[0027] (2)本發明在插條的切口處均勻涂抹了愈傷防腐膜,這使切口表面迅速形成一層堅韌軟膜緊貼木質,保護切口愈合組織生長,可以有效防止插條因土壤和空氣中的防腐爛病菌侵染而患病腐爛,從而增加了插條的成活率。
[0028] (3)本發明采用內外層不粘連的雙層果套,內層為設有夾層的防水紙袋,外層為塑膜袋,且夾層中鋪設有薄層棉花,雙層防護;且將防水紙袋在波爾多液中浸泡10min后再套袋,這使得果套中含有一定量的藥液,隨著溫度升高,果套內的棉花釋放出波爾多液蒸氣,在果套內形成一定濃度的波爾多液小環境,既可最大限度地減少用藥次數和用藥量,又可降低野生葡萄的農藥殘留和生產本錢,避免環境污染,實現低投進、高產出的目的。
具體實施方式
[0029]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0030] 實施例1
[0031] 1 .首先,進行基肥的制作:
[0032] (1)按重量份稱取下列原料:
[0033] 腐熟的羊糞70份; 腐葉土30份;
[0034] 木屑30份; 防病添加劑25份;
[0035] 煤渣15份; 磷肥5份;
[0036] 硫酸鉀3份。
[0037] 其中,所述防病添加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0038] 樟樹葉15份; 夾竹桃葉15份;
[0039] 羅漢松葉10份; 冬青葉10份;
[0040] 龍柏葉8份。
[0041] 并且,所述腐熟的羊糞的濕度為25%;所述樟樹葉、夾竹桃葉、羅漢松葉、冬青葉、龍柏葉、雪松葉和大葉黃楊的處理過程為:首先,采集新鮮完整的葉片去柄;其次,用水清洗后,置于陰涼通風處晾干;再次,將葉片在體積濃度為75%的酒精中浸泡5min;最后,撈出用蒸餾水清洗晾干后,粉碎即可。
[0042] (2)將上述稱取好的原料混合攪拌至均勻,靜置12天后,再次翻拌均勻,即可得到所述基肥,備用。
[0043] 2.其次,進行肥料的制作:
[0044] (1)按重量份稱取下列原料:
腐熟的雞鴨糞40份; 木屑20份;
餅肥15份; 黃腐酸10份;
骨粉10份; 雪松葉10份;
[0045] 大葉黃楊10份; 硫酸亞鐵5份;
硫酸銨5份; 硝酸銨3份;
鉬酸鈉3份。
[0046] 其中,腐熟的雞鴨糞的濕度為25%。
[0047] (2)經上述稱取好的原料混合攪拌至均勻,靜置8天后,再次翻拌均勻,即可得到所述肥料,備用。
[0048] 3.最后,按以下具體步驟進行野生葡萄防病的種植:
[0049] (1)園地選取:選取南向、東南向或西南向且排水性好、土層深厚的緩坡地作為野生葡萄園地;
[0050] (2)園地建設:挖掘定值溝并搭設單籬架,定值溝的深度為70cm ,寬度為85cm;在定植溝回填土的同時施入基肥,且3000kg/每畝;
[0051] (3)扦插育苗:選取完全老熟木質化1年生且芽眼飽滿的野生葡萄枝條剪成15cm長的插條,并在插條的切口均勻涂抹愈傷防腐膜,然后在25℃下,將插條置于濃度為80ppm的ABT生物菌生根粉中浸泡12h;
[0052] (4)苗種栽培:栽培插條的行距為2 .3m,株距為1 .2m;且雌能花插條和兩性花插條按數量比3:1交替栽培;
[0053] (5)施肥:分別在萌芽前和開花前的1周進行施肥;且在開花前1周及開花期向野生葡萄噴灑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
[0054] (6)澆水:在施肥后的5天澆水至土壤剛好濕透;
[0055] (7)套袋:坐果后,套上中空的雙層果套;所述雙層果套內外層不粘連,其內層為防水紙袋,外層為塑膜袋,且防水紙袋內側設有夾層,夾層中鋪設有薄層棉花,使用前先將防水紙袋在波爾多液中浸泡10min;
[0056] (8)采摘:待果實成熟采摘時,去除雙層果套即可。
[0057] 實施例2
[0058] 1 .首先,進行基肥的制作:
[0059] (1)按重量份稱取下列原料:
[0060] 腐熟的羊糞80份; 腐葉土41份;
[0061] 木屑39份; 防病添加劑28份;
[0062] 煤渣21份; 磷肥6份;
[0063] 硫酸鉀4份。
[0064] 其中,所述防病添加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0065] 樟樹葉21份; 夾竹桃葉19份;
[0066] 羅漢松葉15份; 冬青葉13份;
[0067] 龍柏葉12份。
[0068] 并且,所述腐熟的羊糞的濕度為30%;所述樟樹葉、夾竹桃葉、羅漢松葉、冬青葉、龍柏葉、雪松葉和大葉黃楊的處理過程為:首先,采集新鮮完整的葉片去柄;其次,用水清洗后,置于陰涼通風處晾干;再次,將葉片在體積濃度為75%的酒精中浸泡5min;最后,撈出用蒸餾水清洗晾干后,粉碎即可。
[0069] (2)將上述稱取好的原料混合攪拌至均勻,靜置12天后,再次翻拌均勻,即可得到所述基肥,備用。
[0070] 2.其次,進行肥料的制作:
[0071] (1)按重量份稱取下列原料:
腐熟的雞鴨糞51份; 木屑32份;
餅肥22份; 黃腐酸16份;
骨粉14份; 雪松葉13份;
[0072] 大葉黃楊12份; 硫酸亞鐵9份;
硫酸銨9份; 硝酸銨6份;
鉬酸鈉5份。
[0073] 其中,腐熟的雞鴨糞的濕度為30%。
[0074] (2)經上述稱取好的原料混合攪拌至均勻,靜置8天后,再次翻拌均勻,即可得到所述肥料,備用。
[0075] 3.最后,按以下具體步驟進行野生葡萄防病的種植:
[0076] (1)園地選取:選取南向、東南向或西南向且排水性好、土層深厚的緩坡地作為野生葡萄園地;
[0077] (2)園地建設:挖掘定值溝并搭設單籬架,定值溝的深度為80cm ,寬度為97cm;在定植溝回填土的同時施入基肥,且3500kg/每畝;
[0078] (3)扦插育苗:選取完全老熟木質化1 .5年生且芽眼飽滿的野生葡萄枝條剪成18cm長的插條,并在插條的切口均勻涂抹愈傷防腐膜,然后在28℃下,將插條置于濃度為100ppm的復硝酚鈉中浸泡18h;
[0079] (4)苗種栽培:栽培插條的行距為2 .5m,株距為1 .4m;且雌能花插條和兩性花插條按數量比3:1交替栽培;
[0080] (5)施肥:分別在萌芽前和開花前的1 .5周進行施肥;且在開花前1 .5周及開花期向野生葡萄噴灑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
[0081] (6)澆水:在施肥后的7天澆水至土壤剛好濕透;
[0082] (7)套袋:坐果后,套上中空的雙層果套;所述雙層果套內外層不粘連,其內層為防水紙袋,外層為塑膜袋,且防水紙袋內側設有夾層,夾層中鋪設有薄層棉花,使用前先將防水紙袋在波爾多液中浸泡10min;
[0083] (8)采摘:待果實成熟采摘時,去除雙層果套即可。
[0084] 實施例3
[0085] 1 .首先,進行基肥的制作:
[0086] (1)按重量份稱取下列原料:
[0087] 腐熟的羊糞90份; 腐葉土50份;
[0088] 木屑45份; 防病添加劑35份;
[0089] 煤渣25份; 磷肥8份;
[0090] 硫酸鉀5份。
[0091] 其中,所述防病添加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0092] 樟樹葉25份; 夾竹桃葉23份;
[0093] 羅漢松葉18份; 冬青葉15份;
[0094] 龍柏葉15份。
[0095] 并且,所述腐熟的羊糞的濕度為35%;所述樟樹葉、夾竹桃葉、羅漢松葉、冬青葉、龍柏葉、雪松葉和大葉黃楊的處理過程為:首先,采集新鮮完整的葉片去柄;其次,用水清洗后,置于陰涼通風處晾干;再次,將葉片在體積濃度為75%的酒精中浸泡5min;最后,撈出用蒸餾水清洗晾干后,粉碎即可。
[0096] (2)將上述稱取好的原料混合攪拌至均勻,靜置12天后,再次翻拌均勻,即可得到所述基肥,備用。
[0097] 2.其次,進行肥料的制作:
[0098] (1)按重量份稱取下列原料:
腐熟的雞鴨糞60份; 木屑35份;
餅肥25份; 黃腐酸19份;
骨粉18份; 雪松葉15份;
[0099] 大葉黃楊15份; 硫酸亞鐵11份;
硫酸銨11份; 硝酸銨9份;
鉬酸鈉9份。
[0100] 其中,腐熟的雞鴨糞的濕度為35%。
[0101] (2)經上述稱取好的原料混合攪拌至均勻,靜置8天后,再次翻拌均勻,即可得到所述肥料,備用。
[0102] 3.最后,按以下具體步驟進行野生葡萄防病的種植:
[0103] (1)園地選取:選取南向、東南向或西南向且排水性好、土層深厚的緩坡地作為野生葡萄園地;
[0104] (2)園地建設:挖掘定值溝并搭設單籬架,定值溝的深度為90cm ,寬度為105cm;在定植溝回填土的同時施入基肥,且4000kg/每畝;
[0105] (3)扦插育苗:選取完全老熟木質化2年生且芽眼飽滿的野生葡萄枝條剪成20cm長的插條,并在插條的切口均勻涂抹愈傷防腐膜,然后在30℃下,將插條置于濃度為120ppm的萘乙酸鈉中浸泡12-24h;
[0106] (4)苗種栽培:栽培插條的行距為2 .8m,株距為1 .6m;且雌能花插條和兩性花插條按數量比3:1交替栽培;
[0107] (5)施肥:分別在萌芽前和開花前的2周進行施肥;且在開花前2周及開花期向野生葡萄噴灑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
[0108] (6)澆水:在施肥后的8天澆水至土壤剛好濕透;
[0109] (7)套袋:坐果后,套上中空的雙層果套;所述雙層果套內外層不粘連,其內層為防水紙袋,外層為塑膜袋,且防水紙袋內側設有夾層,夾層中鋪設有薄層棉花,使用前先將防水紙袋在波爾多液中浸泡10min;
[0110] (8)采摘:待果實成熟采摘時,去除雙層果套即可。
[0111] 效果驗證1:在某野生葡萄種植園中選取六畝無太大差別的種植地,其中三畝按本發明實施例1-3的種植方法來種植,作為實驗組1-3;一畝按普通的種植方法來種植,作為對照組1;一畝按本發明的種植方法來種植,但基肥不是本發明的基肥,而是簡單使用腐熟的糞便作為基肥,將其作為對照組2;最后一畝按本發明的種植方法來種植,但基肥中沒有添加本發明的防病添加劑,將其作為對照組3。在其余條件一致的情況下,經過2年的種植后野生葡萄結果,統計并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野生葡萄的產量及發病情況,結果見表1:
[0112] 表1實驗組和對照組野生葡萄的產量及發病情況統計表
[0113]
統計結果 | 畝產量(斤) | 常見疾病發病率(%) |
實驗組1 | 3900 | 5 |
實驗組2 | 4100 | 4 |
實驗組3 | 4050 | 5 |
對照組1 | 3500 | 15 |
對照組2 | 3600 | 13 |
對照組3 | 3730 | 11 |
[0114] 由表1可知,使用本發明的種植方法來種植野生葡萄,其畝產量可達3900-4050斤,比對照組1、對照組2和對照組3分別高了400-550斤/畝、300-450斤/畝、170-320斤/畝;且實驗組的常見發病率為4-5%,比對照組1、對照組2和對照組3分別低了10-11%、9-10%、7-8%。由此可得,本發明的種植方法、基肥及基肥中的防病添加劑結合,不僅可以增加野生葡萄的產量,而且還可以提高野生葡萄的抗病能力。
[0115]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發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發明所涵蓋專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