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優質小米的生態種植方法
(轉載《懷春計科研成果》第二卷第543頁)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12) 發明專利
(10)授權公告號 CN 108575610 A
(45)授權公告日 2018.09.28
(21)申請號 201810213281.7
(22)申請日 2018.03.15
(71)申請人 山東百家興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77200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新城南京路88號1幢
(72)發明人 宗成偉
(51) Int.Cl.
A01G 22/20(2018.01)
A01B 79/02(2006.01)
A01C 1/00(2006.01)
C05G 1/00(2006.01)
權利要求書1頁 說明書4頁
(54) 發明名稱
一種優質小米的生態種植方法
(57) 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優質小米的生態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選地輪作、整地、種子處理、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和收獲貯藏,本發明采取輪作倒茬,深耕土壤,不僅改良土壤結構,增強保水能力,加深耕層,更利于小米根系下扎,使小米生長健壯,從而提高產量,甩大葉前噴施促花王3號促進花芽分化,提高花粉受精質量;在開花前噴施壯穗靈能強化小米生理機能,提高受精、灌漿質量,增加千粒重,增加坐果率,使籽實飽滿,達到產量提高,用新高脂膜拌處理后的小米種子或與種衣劑混用,使得小米植物體表面有一層很薄的脂肪酸膜,提高了小米抗病害的能力。
權利要求書
1. 一種優質小米的生態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輪作:選擇土地疏松、地勢平坦、黑土層較肥、排水良好、土壤有機物含量高、合理輪作;
(2)整地:先秋季深耕,深耕高度為20-25cm,再一次性施加足量基肥,且每畝施加:農家肥4000kg-4200kg、過磷酸鈣40-50kg、硫酸銨20-22kg;
(3)種子處理:對小米種子種進行風篩選、鹽水選種,清除秕粒、草籽、雜物等,將小米種子陰干,并用新高脂膜拌處理后的小米種子或與種衣劑混用;
(4)播種:適時播種,播種溫度在7℃上,且播種量為0 .9公斤/畝,播種深度為4-6cm,播種間距為3-5cm;
(5)田間管理:做到2次間苗2次清棵,中耕劃鋤3遍,留苗要在間苗的基礎上進行,采取小墩密植、平行留墩、三角留苗,苗高6-8厘米時進行定苗,每畝留苗4萬株左右,定苗后進行多次中耕除草,甩大葉前每畝平方米追施尿素15-20千克,并及時噴施促花王3號促進花芽分化,如遇干旱及時澆水;
(6)病蟲害防治:8月上中旬要及時用DDV乳劑進行防治,小米成株期如遇連雨天,氣候潮濕,小米不抗銹病,病葉率在1%-5%時,及時采取粉銹寧兌水噴霧等化學保護方法進行防治;7月下旬,陰雨天較多,小米徑基部容易出現云狀病班,應采用紋枯靈或井岡霉素進行噴霧防治;
(7)收獲貯藏:小米成熟要及時貯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優質小米的生態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選地輪作的前茬為豆、馬鈴薯、甘薯、麥或玉米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優質小米的生態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米種子陰干溫度為:30-4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優質小米的生態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鹽水濃度為:(1 .15-1 .18)×10^3kg/m^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優質小米的生態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花王3號噴灑兩次,且第一次噴灑與第二次噴灑時隔10天。
一種優質小米的生態種植方法
說 明 書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種植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優質小米的生態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小米也稱作粟米,是谷子去皮后的結果,谷子是谷類植物,禾木本的一種,原產于中國北方黃河流域,后發展到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種植,小米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可用來釀酒,最主要是用來熬粥,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和維生素,它不僅供食用,入藥有清熱、清渴,滋陰,補脾腎和腸胃,利小便、治水瀉等功效,又可釀酒。其莖葉又是牲畜的優等飼料,它含粗蛋白質5-7%,超過一般牧草的含量1.5-2倍,而且纖維素少,質地較柔軟,為騾、馬所喜食;其谷糠又是豬、雞的良好飼料。然而,現有的小米種植技術栽培出的小米產量不高,小米的抗病害能力低。
發明內容
[0003] 本實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優質小米的生態種植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優質小米的生態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輪作:選擇土地疏松、地勢平坦、黑土層較肥、排水良好、土壤有機物含量高、合理輪作;
(2)整地:先秋季深耕,深耕高度為20-25cm,再一次性施加足量基肥,且每畝施加:農家肥4000kg-4200kg、過磷酸鈣40-50kg、硫酸銨20-22kg;
(3)種子處理:對小米種子種進行風篩選、鹽水選種,清除秕粒、草籽、雜物等,將小米種子陰干,并用新高脂膜拌處理后的小米種子或與種衣劑混用;
(4)播種:適時播種,播種溫度在7度上,且播種量為0 .9公斤/畝,播種深度為4-6cm,播種間距為3-5cm;
(5)田間管理:做到2次間苗2次清棵,中耕劃鋤3遍。留苗要在間苗的基礎上進行,采取小墩密植、平行留墩、三角留苗,苗高6-8厘米時進行定苗,每畝留苗4萬株左右,定苗后進行多次中耕除草,甩大葉前每畝平方米追施尿素15-20千克,并及時噴施促花王3號促進花芽分化,如遇干旱及時澆水;
(6)病蟲害防治:8月上中旬要及時用DDV乳劑進行防治,小米成株期如遇連雨天,氣候潮濕,小米不抗銹病,病葉率在1%-5%時,及時采取粉銹寧兌水噴霧等化學保護方法進行防治。7月下旬,陰雨天較多,小米徑基部容易出現云狀病班,應采用紋枯靈或井岡霉素進行噴霧防治;
(7)收獲貯藏:小米成熟要及時貯藏。
[0005] 優選的,所述選地輪作的前茬為豆、馬鈴薯、甘薯、麥或玉米茬。
[0006] 優選的,所述小米種子陰干溫度為:30-45℃。
[0007] 優選的,所述鹽水濃度為:(1 .15-1 .18)×10^3kg/m^3。
[0008] 優選的,所述促花王3號噴灑兩次,且第一次噴灑與第二次噴灑時隔10天。
[0009]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取輪作倒茬,深耕土壤,不僅改良土壤結構,增強保水能力,加深耕層,更利于小米根系下扎,使小米生長健壯,從而提高產量,甩大葉前噴施促花王3號促進花芽分化,提高花粉受精質量;在開花前噴施壯穗靈能強化小米生理機能,提高受精、灌漿質量,增加千粒重,增加坐果率,使籽實飽滿,達到產量提高,用新高脂膜拌處理后的小米種子或與種衣劑混用,使得小米植物體表面有一層很薄的脂肪酸膜,提高了小米抗病害的能力。
具體實施方式
[0010] 下面是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11] 實施例一
一種優質小米的生態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輪作:選擇土地疏松、地勢平坦、黑土層較肥、排水良好、土壤有機物含量高、合理輪作;
(2)整地:先秋季深耕,深耕高度為20-25cm,再一次性施加足量基肥,且每畝施加:農家肥4000kg、過磷酸鈣40、硫酸銨20kg;
(3)種子處理:對小米種子種進行風篩選、鹽水選種,清除秕粒、草籽、雜物等,將小米種子陰干,并用新高脂膜拌處理后的小米種子或與種衣劑混用;
(4)播種:適時播種,播種溫度在7℃上,且播種量為0 .9公斤/畝,播種深度為4cm,播種間距為3cm;
(5)田間管理:做到2次間苗2次清棵,中耕劃鋤3遍。留苗要在間苗的基礎上進行,采取小墩密植、平行留墩、三角留苗,苗高6-8厘米時進行定苗,每畝留苗4萬株左右,定苗后進行多次中耕除草,甩大葉前每畝平方米追施尿素15-20千克,并及時噴施促花王3號促進花芽分化,如遇干旱及時澆水;
(6)病蟲害防治:8月上中旬要及時用DDV乳劑進行防治,小米成株期如遇連雨天,氣候潮濕,小米不抗銹病,病葉率在1%-5%時,及時采取粉銹寧兌水噴霧等化學保護方法進行防治。7月下旬,陰雨天較多,小米徑基部容易出現云狀病班,應采用紋枯靈或井岡霉素進行噴霧防治;
(7)收獲貯藏:小米成熟要及時貯藏。
[0012]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3)中鹽水濃度為:1 .18×10^3kg/m^3。
[0013]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3)中陰干溫度為42℃。
[0014] 實例二
一種優質小米的生態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輪作:選擇土地疏松、地勢平坦、黑土層較肥、排水良好、土壤有機物含量高、合理輪作;
(2)整地:先秋季深耕,深耕高度為20-25cm,再一次性施加足量基肥,且每畝施加:農家肥4100kg、過磷酸鈣45kg、硫酸銨21kg;
(3)種子處理:對小米種子種進行風篩選、鹽水選種,清除秕粒、草籽、雜物等,將小米種子陰干,并用新高脂膜拌處理后的小米種子或與種衣劑混用;
(4)播種:適時播種,播種溫度在7℃上,且播種量為0 .9公斤/畝,播種深度為5cm,播種間距為4cm;
(5)田間管理:做到2次間苗2次清棵,中耕劃鋤3遍。留苗要在間苗的基礎上進行,采取小墩密植、平行留墩、三角留苗,苗高6-8厘米時進行定苗,每畝留苗4萬株左右,定苗后進行多次中耕除草,甩大葉前每畝平方米追施尿素15-20千克,并及時噴施促花王3號促進花芽分化,如遇干旱及時澆水;
(6)病蟲害防治:8月上中旬要及時用DDV乳劑進行防治,小米成株期如遇連雨天,氣候潮濕,小米不抗銹病,病葉率在1%-5%時,及時采取粉銹寧兌水噴霧等化學保護方法進行防治。7月下旬,陰雨天較多,小米徑基部容易出現云狀病班,應采用紋枯靈或井岡霉素進行噴霧防治;
(7)收獲貯藏:小米成熟要及時貯藏。
[0015] 上述優質小米的生態種植方法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
所述步驟(2)中每畝施加:農家肥4100kg、過磷酸鈣45kg、硫酸銨21kg。
[0016] 所述步驟(4)中播種深度為5cm,播種間距為4cm。
[0017] 其他同實施例一。
[0018] 實施例三
一種優質小米的生態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輪作:選擇土地疏松、地勢平坦、黑土層較肥、排水良好、土壤有機物含量高、合理輪作;
(2)整地:先秋季深耕,深耕高度為20-25cm,再一次性施加足量基肥,且每畝施加:農家肥4200kg、過磷酸鈣50kg、硫酸銨22kg;
(3)種子處理:對小米種子種進行風篩選、鹽水選種,清除秕粒、草籽、雜物等,將小米種子陰干,并用新高脂膜拌處理后的小米種子或與種衣劑混用;
(4)播種:適時播種,播種溫度在7℃上,且播種量為0 .9公斤/畝,播種深度為6cm,播種間距為5cm;
(5)田間管理:做到2次間苗2次清棵,中耕劃鋤3遍。留苗要在間苗的基礎上進行,采取小墩密植、平行留墩、三角留苗,苗高6-8厘米時進行定苗,每畝留苗4萬株左右,定苗后進行多次中耕除草,甩大葉前每畝平方米追施尿素15-20千克,并及時噴施促花王3號促進花芽分化,如遇干旱及時澆水;
(6)病蟲害防治:8月上中旬要及時用DDV乳劑進行防治,小米成株期如遇連雨天,氣候潮濕,小米不抗銹病,病葉率在1%-5%時,及時采取粉銹寧兌水噴霧等化學保護方法進行防治。7月下旬,陰雨天較多,小米徑基部容易出現云狀病班,應采用紋枯靈或井岡霉素進行噴霧防治;
(7)收獲貯藏:小米成熟要及時貯藏。
[0019] 上述優質小米的生態種植方法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
所述步驟(2)中每畝施加:農家肥42100kg、過磷酸鈣50kg、硫酸銨22kg。
[0020] 所述步驟(4)中播種深度為6cm,播種間距為5cm。
[0021] 其他同實施例一。
[0022]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
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